
攻略
(相关资料图)
一、题文
不知不觉将性格底色刷成自卑 ①十几年前,我是一个差生。以中考为例,数理化加起来我考了119分。②我曾研究过,我为什么差,追本溯源到小学五年级时的转学。起初是在新学校不适应,后来我发现新班主任根本不喜欢我。在路上碰见,我向她问好,她用鼻子哼哼,那架势仿佛寄人篱下的继女讨好地喊后母“妈妈”,得到的却是不耐烦。我做错一道题是错,忘写某样作业是错,作文中出现一个新奇的比喻,“雪,是老天爷挠下的头皮屑”更是错。班主任说,“教出这样的学生,我觉得丢人”,而后我被罚站;同学们挤眉弄眼呵呵笑,我的头愤懑兼郁闷地低着,此后,便有些厌学。③我的数学课本下永远放着一本与学习无关的书,三毛、琼瑶、亦舒……随后,一张张卷子堆在抽屉里,它们大多写着鲜红的三十几分、四十几分,发展到高二期末,150分的数学卷子,我的分数是29。④因为做差生,我对世态炎凉有更早、更深的体会。不止一次,我向学习委员请教问题,她看完后就是不回答,只是把我晾在一边;再问,她就从眼镜片的上方直勾勾地看我,仿佛要把我的羞耻心看得破胸而出。和同桌闹矛盾或是两个人犯错,被老师碰到,更是我不堪回首的记忆。老师总会批评我,因为我差。⑤当然,差也有差的好处。比如,差生之间的友谊更铁、更真挚,更像患难之交。又比如,会更珍惜来自长者的表扬、鼓励。多年后,我躺在大学寝室翻看杨绛的《干校六记》,她写最艰难、最敏感的岁月,有人向她示好,她感动莫名,我也被感动了,我想到的是高三时,我的班主任卢老师。⑥那是高二暑假补课,我被分到文科班。卢老师说:“你的天分不差嘛。”“来,我们分析一下,数学好了,其他科目采取什么对策。”她和颜悦色,又略带煽动性的举例,之前的某个学生比我还差,后来如何如何。⑦点灯熬油的高三一年,以超过本科线1分的结局结束,我上了一所极普通的师范院校。这对我和卢老师来说已是狂喜和极大的胜利。但循环也就此开始,只超过1分意味着,在大学里我还是个差生。于是,循环继续,自卑感也继续。⑧差生经历给了我很强的接受失败的能力。因为差过,所以不怕失败,因为差,所以我要更加努力,甚至做一件事时比较顺,我反而会觉得不像真的。即便后来读研、工作,我的自卑感也从未减退。时至今日,每次接受新的工作任务或者其他什么挑战时,我的第一反应都是“我不行”,接着心中会浮现出一句话:“我比他们差,所以我要加倍努力。”也许是少年时代的差生经历,我不知不觉已将性格的底色刷成自卑。⑨去年,遭遇了点挫折,我回老家,不知怎么想起那张三好学生奖状。我问我妈,还在不在。她说,在。我突然就心安了,仿佛年少时的一些东西也还在,仿佛“差”到“不差”,“糟糕”到“不糟糕”之间的距离曾明确估算并最终解决过,眼前的糟糕也不算什么,最终一定会过去的!⑩感谢我的自卑,它让我越挫越勇,让我永远觉得不如别人,让我不敢停步,让我在人生的路上,一路坚强! (文/林特特 有删改)19.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。20.第⑥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?有何表达效果?21.阅读全文,品析下面的语句。⑴分析句子“她就从眼镜片的上方直勾勾地看我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。⑵从“于是,循环继续,自卑感也继续。”一句中,你读懂了什么?22.揣摩最后一句,结合全文,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。23.阅读本文之后,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?在你成长的历程里,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,请联系实际,谈谈你所理解的自卑。
二、解答
19.(2分)本文通过叙述“我”成长过程中得到卢老师的鼓励而转变的故事,表现了“我”在自卑中不断坚强,不断成长。20.(3分)语言描写。(1分)通过卢老师亲切而又略带煽动性语言,表现了卢老师是一位不歧视学生,爱护学生,善于帮助鼓励学生成长的好老师。(2分)21.(2分)⑴“直勾勾”的意思:形容目光紧盯着看。(1分)表现了学习委员对我的轻蔑,对我提出问题的不屑。(1分)(2分)⑵要时刻看到自己的不足,认识到与别人的差距,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努力,不断地进步,不断的成功。22.(3分)内容上:概括了作者自卑心理让他越挫越勇,一路坚强,不断成功的经历。(2分)结构上:点明中心,照应题目。(1分)23.(4分)开放性题目,无惟一答案。(4分)(说明:说出获得的感悟 2分;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,语言通顺 2分。)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攻略
装备
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