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攻略
端午节,医圈各种养生文章乱飞,令人眼花缭乱。
看了好几篇,没有什么感觉。无他,因为都是照搬书本,你抄我的,我抄你的,最后就扎堆的观点雷同了。套路多了,雷同了,剩下的就是盲从。
(资料图片)
抄书,有好处!就是不至于犯下太低级错误。照搬书本提供的养生内容,相对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言,犯错的风险低。
说别人说过的“对”话,这是避免犯错最好的方法。但是,也于此放弃了进步,这也是当今医疗科普圈的一大时弊。
西医的科普文章,完全是抄书的多,很难允许医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大胆的观点。中医的科普文章,更可怕,因为学科历史长,各种流派书籍多,内容更是海阔天空。
在这里,分享我对端午节几个关键热词的思考。不抄书,就是自己原汁原味的思考,希望你们喜欢。
粽子。
古人倡导端午节吃粽子。粽子治疗饥饿,不容易上火,适合营养不良的群体,适合农耕社会。但到了今天的中国,对很多人来说,应该是不适宜了。没别的,热量太高了。
结论是,古人倡导什么节日吃什么,我们要学习的是吃的智慧,研习原理和规律,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复制。
中草药防瘟疫。
艾草是阳气很足、充满正气的中草药,丁香、佩兰、菖蒲之类也是。这些中药能醒神避秽化湿,在当下,这些功能不但不过时。我认为,还应该强化。
为什幺要醒神?因为神识昏聩不醒,你需要一个朋友或者老师把你叫醒。做错事和乱作为是因为昏聩,在根本上清醒,这才是治理的办法。
什么是避秽?就是肮脏的事物,你要与之保持距离,君子要洁身自好。戴口罩是一种,某些中药为什么能避秽?因为其香性。香和恶臭是不同的,君子在,小人就会很难受。小人多的地方,君子也会难受,这就是避秽的本意。
最后说化湿。
湿是低级欲望过重的彰显,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湿。外因是膏粱厚味摄入过多,内因不过是能量消耗在过多的欲望上,五脏六腑功能受损,清理湿的能力下降。湿又源源不断产生,机体负荷过重,才会呈现出一派的“湿气相”。
湿怎么化?当然是几条腿走路。要管理好外源的湿,减少膏粱厚味的摄入。要清心寡欲,给五脏六腑减负,提升机体治理湿气的能力。要培育阳气,湿怕阳气。
研习中医越深入,我就越喜欢中药的味道。中药,就像人群中有个性的君子,只要与之为伍,就可以治你身上的病。扶正祛邪,君子是好药。
雄黄酒
对不起,我不喝酒!
雄黄,我也从来没接触过。
这应该和时代环境有关系吧,现在的蛇少了,猛兽少了,所以雄黄用得少。
再提提科普,多说几句话。
现代医学体系,因为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,所以受科学和法治影响深远。玩笑话说,人可以治死,但一定要合法和符合科学程序。医家的注意力,聚焦在合法性与科学性,而不是生命的结果和效率。
强调合法与科学,就像强调书本一样,可以避免很多低级错误。但是,也把人的创造性和灵性,最高力量的医学扼杀死了。
说这些,当然不是为了批评。批评很容易,但解决不了问题,尤其在别人不需要这个批评的时候,还容易激化矛盾。
说这些的意义在于,提供给一部分能独立思考和有辨识力的人听而已。
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,都没关系,核心灵魂是解决病人的麻烦和问题而已,一切不要偏离这个核心。
中医学、西医学和中医医生、西医医生是两码事,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。披着什么外衣,都不影响这种本质。
为了中西医问题掀桌子绝交的人,不是为了真理,只不过是心智没成熟的发泄发狠而已。
关键词:
攻略
装备
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