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攻略
“哇!好好看的书啊!”“你看,我的名字在这里!”“看看看,这是我写的诗!”……近日,扬州市梅岭小学马太路校区一年级2班的同学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——《我们的诗》。这本诗集的作者是班级的53位同学,“小诗人”们收到自己创作的人生第一本作品集时,掌声雷动,欢呼不息。
爱心接力
53张纸汇成了一本书
(相关资料图)
原来这份礼物是学校和班主任老师胡月一起送给孩子们的。“我们上学期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教叫《青蛙写诗》,课后,我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自己写诗。没想到当天的晚延课,我就收到了卞璟熠同学创作的五言古诗《石榴》。”胡月是一位95后老师,她告诉记者,当时自己就觉得十分惊喜,后来经过统计,竟然所有同学都进行了创作,“虽然他们很多字不会写,语言也比较稚嫩,但这53首诗中有四季,有风雪,有美食,有伙伴,有家人……蕴藏着他们眼中最纯粹美好的世界。”
孩子们的用心创作让胡老师感动,为更好保留下孩子们珍贵的第一次创作,她将孩子们的诗编辑配图成档后,发送给家长们留存。“因为是孩子们第一个自己的‘作品’,我觉得非常宝贵,就把它整理成了电子稿,没想到竟引起级部和学校的关注。”胡月表示。
梅岭小学校长贾传泳被孩子们的可爱创作和胡老师的有爱行为感动,主动提出要为2班的孩子们印制出他们人生的第一部作品集。为了让孩子们收到的这份礼物更加精美,级部、校区、学校都参与到了诗集的审校工作中,“最难的就是在给诗集配插画,为此我还学会了抠图和调色。”胡月表示,学校的细致校对与中肯建议是最后成册的动力。
为孩子种下诗歌创作的种子
在历时4个月的整理、校对、印刷之后,孩子们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诗集,他们细心地都用纸巾将桌面和自己的小手擦得干干净净,生怕将诗集弄脏。“孩子们的诗都好可爱!感谢学校为孩子们记录下《我们的诗》,给他们童年留下一份非常珍贵的回忆。” 范轩宁妈妈激动地表示。
孩子们对自己的诗集爱不释手,课间总会拿出来读一读,还会互相点评。这一份署上他们姓名的“特殊”礼物,进一步激起了小诗人们的创作欲。“在课间,我经常会收到孩子们的小纸条,上面是他们自己创作的诗,甚至有的还配上了插画,真的是太可爱了。”胡月高兴地说。
“教育不仅仅是在学科课堂教学现场,它贯穿于整个教学真实的过程,要想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,需要思维同频共振,同频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量。胡老师虽然是第一次做班主任,但是她对孩子充满了爱。”梅岭小学一年级级部主任薛静表示,学校后续还将邀请这个班的小朋友以“发起人”的名义担任“小评委”,期待更多班级加入到此类创作中,同时也鼓励更多老师创新教育教学,为学生的成长助力。
记者 肖讷
关键词:
攻略
装备
商城